《铁道建筑技术》杂志社
首页 > 期刊导读
 
/ / /
 

从技术出发的西方建筑设计理念对中国建筑发展

 
来源:铁道建筑技术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07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is essentially the renewal of the architectural system.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 architectural system has evolved from a traditional wooden structure to a modern architectural system based on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Therefore,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is to grasp the key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The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alyzes and combs the spread of wester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at different stage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summarizes it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on these basis.

引言

“建筑实质上是一种技术,是按照科学和艺术的原理与规则把物质的材料建造成房子。”[1]作为文化的物质载体,对于建筑的研究,不仅要从建筑本体出发,更要结合社会背景、物质经济、技术发展等条件,从多方面入手,深层次地分析建筑内涵,只有通过这些方式才可以全面了解建筑发展的走向和途径。

近代,伴随西方先进的技术科学理论传入国内,传统的结构体系发生根本性变化,促使近代建筑技术更新与转型,为以后的建筑现代化埋下伏笔。对于西方的技术输入,中国建筑现代化设计没有选择盲目借鉴,而是在探索的过程中发展出自己的思想,结合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现代建筑技术与传统形式之间的关联,使得中国建筑以可持续的建造理念发展下去。

1 近代西方建筑技术理念在中国的传播途径

近代建筑技术的自我演变,其根源是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发展与更新。近代西方文化在特殊的社会发展背景下,通过各种方式传入中国,在中西方文化碰撞的建造活动中所体现的建筑技术和文化的双向互动,则充分显示了建筑既具有文化性又具有科学性的特点。文化输入需以人为媒介,在近代中国,有三类人,即西方建筑师、中国本土工匠和中国本土建筑师[2],他们分别用不同的方式和渠道,直接或间接地传播西方的建筑文化与技术,以推动近代中国建筑技术的发展。

1.1 西方建筑师的“身授”与“嫁接”

近代西方文化传入国内,其建筑技术也随着文化的输入而传入中国。西方建筑师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理论方法和专业知识,在中国进行建筑创作时,都不同程度地将西方国家的文化底蕴融入其中,尤其体现在建筑的形式风格上,这对我国传统的建筑形态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建筑技术领域,西方建筑师并没有直接选用自己所掌握的成熟的西方建筑技术,而是考虑到结合中国本土材料和设计条件,对技术进行适当的改良。总的来说,西方建筑师对近代中国建筑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1.2 本土工匠的“模仿”与“探索”

中国本土工匠在建筑领域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西方建筑师需要依赖中国工匠娴熟的传统技术工艺,才能解决初期进行建造活动时所遇到的困难。日积月累,中国工匠在和西方建筑师工作的过程中,学会将西方建筑技术与中国传统建造技术结合,创造出拥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在施工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无意识间也扩展了技术传播的范围,使得西方建造融入传统地域性的文化特征,促进近代中国建筑体系的真正转型。

1.3 中国建筑师的“研习”与“创新”

20 世纪30 年代,中国建筑师开始自己开办事务所,投入到中国的建造活动中,作为国内一代建筑师,他们的出现打破了西方建筑师在中国主导建筑活动的局面,让中国建筑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这些建筑师有的是与西方建筑师一起工作的本土建筑师,有的则是从国外留学归来或由国内建筑专业学校培养出的人才。他们都具有较高水平的建筑修养,受过正统的建筑教育,通过他们对工匠进行技术指导,更符合当时中国的社会背景,且更有利于工匠理解掌握西方建筑技术和进行实践活动,是合理可行的方式之一。这群中国建筑师利用自己所学习的西方技术知识,不断尝试开发新的建筑技术表达方式,以保留中国民族特色,极大地推动了近代建筑技术向现代化过渡。

2 现代西方建筑理论及技术发展对中国的影响方式

“近代化是现代化的序曲和雏形。现代建筑是与现代化和城市化相连的建筑体系,是向工业文明转型的建筑体系。”[3]西方现代建筑技术对中国建筑发展的影响以新中国成立为起点,可从两个时期进行研究,分别是以实行改革开放为时间节点的前后两个时间阶段(图1),每个时间阶段对应的建筑文化输入背景不同,中西方文化之间不同的碰撞方式决定了建筑发展的趋势。我国建筑发展是一个从开始接受外来技术思想到后来自身慢慢发展成熟的过程,所以说,研究西方技术理念对中国的影响方式对于全面了解我国建筑技术发展是必要的。

2.1 以结构革新为主的技术创新时期(1949—1978 年)

这一阶段西方建筑发展迅速,设计方面更多地关注形式、风格和建筑功能方面,同时也注重建筑结构及材料效能的实践。技术创新方面则更多地体现在结构和建筑构建上,在西方现代主义建筑影响下,中国现代建筑处于探索与萌芽时期,并在实践中逐渐成熟,形成地域特色。

国内在这一阶段的技术探索则是从建筑结构入手,结构设计是进行建造活动的基础,它包括结构体系、结构形态和结构布置三大方面的设计内容,如何将合理恰当的结构设计与形式功能相匹配是探索的关键点。这一阶段,按照国家发展需要,其建筑技术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图2),在当时的政治背景和较为匮乏的经济条件下,合理、理性、节约是我国建筑师在建筑创作时的标准,也是进行技术创新的直接动力。这些建筑师为推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技术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他们独特的思维方式让建筑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使得我国在此阶段的结构探索中取得重大成就。

2.1.1探索大跨度建筑结构(1949—1967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基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需要建设一批能够满足大量人流汇集和有序活动需求的公共建筑。比如体育类建筑、交通类建筑、文化教育类建筑等,以保证人民拥有正常的生活交流空间,所以,大跨度建筑以高效能的结构体系和卓越的空间围合性能得到发展。例如北京工人体育馆(1959—1961 年),创造性地采用大跨度悬索结构设计(图3),在当时同世界其他国家同类型建筑相比跨度也是较大的。为解决悬索屋盖结构的稳定性问题,采用预加应力、反向拉索和形成悬挂薄壳三种技术方法,遵循当时“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方针政策,同时也满足了建筑物的美学要求。

图1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建筑发展脉络

2.1.2 尝试高层建筑结构(1968—1978 年)

这一阶段,随着中国重大外交事件的发生,外交事业水平不断提升,中国需要向世界展示全新的国家形象,于是,高层建筑开始慢慢发展起来。这类建筑施工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其施工技术和组织管理都较其他建筑类型更为复杂,对于我国建筑技术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例如北京外交公寓建筑群(1971—1975 年),为达到8 级抗震要求,采用整体式钢筋混凝土双向框架结构、大型钢模板施工,这是我国对现浇大模板施工设计和施工技术的重要探索;广州白云宾馆(1976 年)在1984 年以前是国内建筑高度最高的建筑,它的建成为我国以后解决高层建筑的具体问题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促进了高层建筑设计及施工技术的发展。

2.2 以环境科学为主的技术创新时期(1979年至今)

此阶段,国外快速发展的自然科学带动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西方建筑不仅在理论思想和技术革新方面得到大幅度提升,同时也开始注重建筑设计对人的精神和心理的需求,进行了一些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探索,创造性地提出场所精神、地域特征等理论,并将其投入建筑创作中,例如出现的蓬皮杜艺术中心、德国国会大厦等一些高技术建筑[4]。这些理论和实践传入国内,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国建筑发展的走向,对我国的技术发展有很大帮助,中国建筑师对现代建筑技术的认知也与时倶进,发生着变化。

在建筑技术方面,国内建筑师的关注点从建筑形式立意转移到建筑质量,逐步强调技术在建筑创作中的重要性,有选择地学习西方传来的新技术、新理论,在设计时会从各个角度考虑是否适合应用,例如地域环境、经济条件等,不再盲目追求创新,而是注重创优,从本质上来提高建筑发展水平。这一阶段按照城市发展需求,其技术发展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图4)。

图2 1949—1978 年中国建筑发展历程

图3 工人体育馆剖面

图4 1979 年以后中国建筑发展历程

图5 北京长城饭店

图6 上海大剧院

图7 清华大学环境能源楼外观

图8 清华大学环境能源楼南立面细部

2.2.1 注重建筑材料和技术创新(1979—1999 年)

随着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建筑领域也进入快速发展期,国外的先进设计思想不断涌入国内,越来越多的国外建筑师及设计单位参与到我国的建筑设计浪潮中来。中外建筑师的交流促使中国建筑全面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建筑师们运用中西方不同的建筑材料和技术,结合中国具体情况,从表象和内在两个方面,使建筑风格与时俱进的同时又不失中国特色,例如北京长城饭店(1983 年,图5)融入中国式庭院,上海大剧院(1994—1998 年,图6)形式设计上借鉴中国古典建筑“亭”[4]等。

2.2.2 注重建筑生态可持续发展(2000 年至今)

这一时期的技术创新不仅延续上一阶段的结构材料革新,同时也注重建筑环境设计,设计思想上接纳西方发展的设计理论思想,比如生态理论、地域理论、智能建筑理论等,建造活动的侧重点也转移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上,涵盖建筑设计各个方面,包括后续的建筑施工及管理。例如清华大学环境能源楼(2007 年,图7),设计方案考虑用地现状和自然气候条件,运用多种模拟手法来确定建筑最佳形体;整个建筑呈阶梯状,层层退台的设计是为了保证建筑庭院有足够大的空间和摄入更多的采光量;凹字形平面的建筑围绕中央庭院,首层公共活动区域面向庭院景观,扩大活动视野;封闭的北立面采用单层幕墙,隔热性能强,足以抵御冬季的寒风;南立面(图8)则采用双层幕墙,不仅在视觉上显得开敞通透,也可保证室内光线充足;其他层的功能空间设有退台式景观花园,花园上方的太阳能光伏板既能降低建筑能耗,又可为建筑日常运行提供太阳能能源。

在这个阶段,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为建筑师进行现代建筑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表现手段,技术已成为形式设计的一部分,生态、绿色和可持续成为建筑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

结语

从技术因素出发的西方建筑设计注重建筑技术在建造活动中的应用,因为建筑设计对技术因素的思考是主动的,抑或是一种潜意识的思考,技术的发展冲破了建筑在形式和结构方面的禁锢,使得建筑的表达方式更为多样化。

从我国建筑技术的传播与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旧有建筑已不能满足现代化城市发展的需求,如何创新地将传统地域文化与不断更新发展的建筑技术结合是建筑发展的关键点,技术与文化融合共生,以改变传统的建造方式和美学要求,不仅从功能空间上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也从技术形式上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体现了时代探索精神,实现了中国建筑的真正发展。

图片来源:

图1、图2、图4:作者自绘

图3:盛平,柯长华,徐福江,等.北京工人体育馆抗震加固[J].建筑结构,2008(01):50.

图5、图6:参考文献[4]

图7:张通.清华大学环境能源楼——中意合作的生态示范性建筑[J].建筑学报,2008(02):38.

图8: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官网

[1]秦佑国.建筑、艺术与技术[J].新建筑,2009(03):115-117.

[2]刘思铎.沈阳近代建筑技术的传播与发展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3]罗西子.西方现代建筑技术发展及其对新中国建筑影响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7.

[4]冯旭.建国以后我国高技术建筑的发展探讨[D].重庆:重庆大学,2009.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is essentially the renewal of the architectural system.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the architectural system has evolved from a traditional wooden structure to a modern architectural system based on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Therefore, architectural technology is to grasp the key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The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alyzes and combs the spread of wester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China at different stage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summarizes its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on these basis.


文章来源:铁道建筑技术 网址: http://tdjzjs.400nongye.com/lunwen/itemid-40389.shtml


上一篇: 建筑技术对细部多样性的影响 ——以我国近年
下一篇: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论文_工业控制系统安全综述



点击在线投稿

 
/ / /
 
 
 
 

Copyright 2001-2021 400农业期刊网版权所有 做最专业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网站
本站不是《铁道建筑技术杂志社》官网,如果需要联系官方杂志社,请联系客服索取网站或者电话。